买了一个Kindle

在看书这件事上,我一直如老古董一般,固执地喜欢纸质书而看不下去电子书。书页那种特殊的清香、流连在指间的触感、书页翻动的声音,如此种种都太迷人了,同样的东西放在LED屏上看就立时索然无味了很多,甚至阅读起来都会出现障碍。

因此买不买Kindle这件事我也犹豫很久了。虽然看别人说Kindle的电子墨水屏可以做到接近纸质书的观感,看起来舒服很多,但我毕竟没有亲眼见过,一个Kindle多少也是几百块钱,如果买到手以后依旧看不下去,那就实在太尴尬了。另一方面则是犹豫能在闲暇时间看下多少电子书,由于先前基本看不下去电子书,纸质书买得也少,心里实在没个准数。一直纠结到前些天,也是凑巧,看到cmx香蕉泥在转让年会上抽到的Kindle,一个冲动就去留言了,还没等我继续纠结个中利害,Kindle就到了手里。那是1月20日的事。

……那么现在是1月28日。我已经在Amazon上买了14本电子书了(本来是15本,因为内容有错误退了一本),也完整地看完了一本书。

首先感慨一下电子墨水屏果然很有趣。我们知道LED屏靠光点的组合成像,而电子墨水是由微小的胶囊组成,内含带正电荷的白色粒子和带负电荷的黑色粒子,通过调整电极使白粒子和黑粒子分布在屏的下方。

如果不开Kindle的阅读灯,在黑暗中Kindle的屏幕也是全黑的。确实比较接近纸质书的质感,虽然在我看来两者依然不可同日而语,但眼睛终究是比看LED屏舒服了很多,多少可以看得下去了。Kindle也如同纸质书一样,如果不开阅读灯需要在光线好的地方看,光线太暗会看不清楚。但光线总不能一直很好,况且也不想总是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因此我觉得带阅读灯的Paperwrite还是比Kindle入门版要更实用些的。

Kindle针对电子阅读还做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功能,比如Amazon上的一部分书籍支持X-Ray功能,统一列出书中的人物、名词等等,提示该词出现的位置,或者百科上的解释——虽然一些书的X-Ray做得也可有可无,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尤其是在一本书中人物或者术语比较多的情况下。另外Kindle还内置了字典、生字注音、英文翻译等功能,使我甚至膨胀得把《Bleak House》加入了心愿单里(当然还是有可能啃不动,要不要买还得再考虑一下)。至于做笔记,在Kindle里打字其实还蛮痛苦的,反而不太适合做笔记,做做标注就差不多了。

在有Kindle之前我是基本不上Amazon的,它上面的纸质书与其它网站相比并没有多少价格上的优势。拿到Kindle以后为了买正版电子书,每天都要上Amazon浏览一番,然后猛然发现上面的打折力度简直有毒,特别在我看的时候,Amazon正好在搞下单售价1.99元活动,大量指定图书2块钱卖你,叫人怦然心动。我多少见过了一些营销套路,没有图便宜去买一大堆文学名著之类,但饶是如此,现在也买了14本书了。

Kindle到底适合看什么样的书呢?我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大家的体验,大部分人认为Kindle比较适合看非学术性的、线性阅读的书(因为Kindle前后翻实在不方便),最佳的体验就是看小说。但事实上我也不会看多少小说,如果只看小说的话就浪费了。目前我买书的依据大体是这样的:

  • 有点兴趣,但可能只读一遍,不会去买纸质版收藏的书。毕竟现在北京的地皮太贵了,家里没多少地方放书,几年前搬家时已经扔掉了不少书,现在还有一些书在地下仓库里放着摆不出来。因此买书也成了件奢侈的事情,只有认为值得买的书才会去买,一些兴趣不太高的或者内容不是非常有价值的买电子书看过便罢。

  • 资料性质的书。主要是为了在需要查阅的时候去翻一些信息,这种书我可能永远也不会从头到尾完完整整看一遍,只是随时需要的时候随时去看。

  • 感兴趣的作家的文集。这主要也是纸质书占地的问题,一个全集买来随随便便就能占上书架一整排,实在是没有地方放,看电子版就轻松得多了。但话说回来,Kindle的目录实在是非常难用,这样庞大的一本电子书究竟适不适合在Kindle上看,我还没有足够的体验,还需要再体会体会。

为了避免变成“我凭本事买的书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去看”的局面,我尽量克制自己不随便买书,但便是现在,我也不好说我看书的速度能跟得上买书的速度。一来是好书太多,二来是闲暇时间太少,而难得的闲暇时间中其它的娱乐也很想做。想看书,想玩游戏,想听音乐,想学写代码,想胡乱写点文,也想头脑放空什么都不做。看书这件事情也只能尽力而为,只求不要辜负了好书。

哎呀,世界真有趣,有太多可以探索的东西,只遗憾一个人的一生实在太短暂了,或许只能接触到其中的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