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书与心理学

在写完上一篇关于家庭暴力的日志后没几天,就又听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新闻——北大一名女生自杀,聊天记录显示其之前遭受了来自她的畜生男友牟林翰严重的精神虐待。在那之后,网络上就掀起了一片讨伐PUA(Pick-up Artist)的热潮。我不太认同将这起事件仅仅停留在PUA的层面,PUA只是表象,是心理学的一种阴暗扭曲的应用,它可以有层出不穷的套路,明白它背后的心理学原因才是关键。

但这次我并不想做什么长篇大论的分析了,我觉得我已经陷入了一种把任何事情都变成学术研究的强迫症——科学一些当然没什么不好,但给我自己的负担很重,有的时候也需要轻松一点,至少写博文并不需要如此。因此这次我就尝试着轻松地说一说通过此次事件阅读的两本书:《如何不喜欢一个人》和《情感勒索》,这两本书是我搜索北大这件新闻时,看到一个知乎答主推荐的。

《如何不喜欢一个人》 | ISBN: 9787550296749

首先要说,这本书的中文题目起得很差劲,它原本的题目《Psychopath Free》就清楚多了。这并不是一本教人如何不喜欢一个人的书,而是在恋爱中如何识别心理变态(Psychopathy,一种人格障碍)以及受到精神虐待后如何自我救助的书。如此严肃的书名被翻译成一个颇有爱情鸡汤味的名字真是非常可惜,如果不是看到有人推荐,我看到这样的书名是绝对不会有兴趣去读的。

本书是站在精神虐待的受害者角度写的,所讲述的虐待者是心理变态这样一类特殊的群体。作者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士,他在这本书中有时将心理变态和反社会人格(B型人格障碍的一种)以及其他几种B型人格障碍混淆,实际上心理变态和B型人格障碍是有差别的(尽管差别非常小)。但这样的技术细节问题并不妨碍此书的价值——一名遭受虐待的对象根本不需要知道对方是不是人格障碍以及究竟是哪种人格障碍,只要知道他们有着相似的行为模式,让自己敬而远之走出阴霾就好了。本书的意义在于结合心理治疗所获得的知识以及大量受害者的经验交流(作者是在线情感互助支持平台的创始人),将恋爱中的情感虐待这个话题普及给了大众,其中的观点具有比较强的概括性和可操作性。不要以为自己不会遇到这样的对象——书中特地提到,B型人格障碍在人群中的比例高达15%,况且还有一群想拿PUA对人洗脑的呢。在这本书的书评下面,也会不时看到这样的话:如果我早几年看到这本书就好了。

我自己并没有遇到过书中所描述的心理变态,谢天谢地。不过看完以后还是明白了不少事情,也能够理解所谓精神控制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了。

首先要知道的是,人格障碍即便去主动寻求心理治疗都很难被治愈,指望靠一己之力去感化这样的人格障碍更是痴心妄想。心理变态的内心世界也不可以人之常理推测,可以简单地认为这种人是没有“心”的,善良、同情、温柔等各种美好品质在他们身上根本不存在,只有想填补自己内在空虚的渴望。所选择的恋爱对象即是“猎物”,这些受害者的品性往往与心理变态截然相反——善良、包容、乐于助人、有同情心和同理心,集多种美好品质于一身;同时,他们又普遍缺乏安全感,通过帮助别人来实现自我价值。这可能就是我们看到的受害者往往都善良得让人恨铁不成钢的原因,因为心理变态挑选“猎物”是有选择的,他们的目标就是这样纯真的、无法识破心理变态诡计的人。

因为心理变态根本没有“心”可言,他们往往可以很容易地把自己的人格短暂塑造成对象期望的样子,使对方误认为这个心理变态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灵魂伴侣。事实上这只是拙劣的模仿,是一面“镜子”,投射出对方的理想,他们的契合只停留于表面,是无法做出有深刻见地的发言的。至于如何识别,何炅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突然遇到一个人跟你完美适配,你一定要小心,没有这样的人。”因为两个独立的人格是不可能一上来就100%同调的,需要双方不断的包容和磨合才能最终走到一起。爱的伟大和珍贵之处正在于此。

但心理变态挑选的“猎物”往往对人抱有充分的信任,并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会迅速地被脑内分泌出的多巴胺影响思考。此时心理变态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诉苦:自己曾经被怎样地伤害过,当时是怎样地绝望,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直到你的出现改变了我的人生,你就是我的救世主,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啊(虽然可能不会说得这么直白)云云。如前所述,受害者往往是富有同情心且希望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又已经被对方深深地吸引,自然而然地会倾尽全力奉献自己,通过对方的赞美获得对自身的肯定——也就是说,对方的否定也会自然而然地转为对自己的否定。至此受害者的自我边界已经被打破,把自己的价值完全交在别人手里了。

是以别人对自己的依赖以及花里胡哨的赞美,可能只是一道精神枷锁,是需要格外警惕的。明白这一点,也就知道为什么牟林翰要管他的女朋友包丽叫“妈妈”了。他是在强迫包丽负担起她本不应该负担的责任和义务,暗示包丽要无条件地包容他、满足他、服从他,还要为这样的牺牲感到喜悦。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开始从各种地方挑刺,即便受害者并没有做错什么,也能找出各种理由对其进行人身攻击,指责其自私、冷漠、下贱、神经质、不可理喻等等。从之前的完美人设转变到精神虐待者并不需要任何的过渡——因为之前的完美人设都是装出来的,现在不过本色出演罢了。最开始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比较轻微和温和的,并且伪装成一副善意提醒的样子,受害者即便感觉到不对劲,由于其正处在热恋中,被多巴胺冲昏了头脑,也由于对对方有一种圣母般的爱,他们不会意识到这是对方在刻意地侮辱自己,甚至反而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如同对方所说的这样。于是在这样一忍再忍的过程中,心理变态的精神虐待就会愈发变本加厉,温水煮青蛙地一点一点践踏受害者的尊严,瓦解掉其原本富有美好品质的人格,让受害者坚信自己就是受害者所描述的那种社会渣滓(虽然这其实是心理变态他们自己)。因而虽然其实是受害者遭受了精神虐待,但他们自己却充满了负罪感并真诚地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包丽在人生的最后一段便是处于这样的状态里,她没能走出来,最终带着一种“赎罪”的心理服药自杀了。

而那些摆脱了心理变态的人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走出这段精神虐待的阴影(书中说平均需要24个月)。因为与一般的失恋不同,心理变态不仅仅是伤害了受害者的感情,还恶毒地瓦解了他们的人格,他们所经受的是想要摧毁其存在价值的纯粹的恶意。书中详细地讲述了精神虐待的受害者应该如何一步步地自我疗愈最终蜕变为更为强大的自己,说起来很复杂,但概括起来也很简单——坚持断绝与心理变态任何形式的联系(包括偷偷去看对方的SNS等),建立自尊和自爱,建立边界意识。

说到底,心理变态之所以有机可乘,是因为成为目标的这类人总是对别人赋予泛滥的爱,却没有足够的爱给自己。建立自尊——充分肯定自我价值,不再讨好他人;建立边界——仅与值得的人分享自己的爱和信任。因而作者在书中不厌其烦地说起,虽然遭受精神虐待是非常不幸的经历,但度过这段经历后,自己那份美好的人格会以更加完整、自信、强大的姿态回归。

虽然这本书写得未免有些啰嗦(最后甚至还有点奇幻),但我非常庆幸我在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并坚持读完了它。受害者普遍的这种滥好人特质在我自己身上也体现得比较明显,不安全感更是爆棚,如果身边当真出现了这样的心理变态,只怕我也无法幸免。该当谢谢这本书可能救了我一命——但意义不止如此,它还让我意识到爱的正确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并非对所有人友善并且对自己保持谦卑就是正确的人生态度。相反,自爱与有所选择的爱他才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也希望那些急不可耐地纷纷发表受害者有罪论以及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绝对不会被精神控制的人有一点同理心(虽说如此没有同理心的人应当也不会成为心理变态的目标,单就这一点来说是很好的)。旁观者之所以感到荒谬,是因为他们对加害者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相反,在他们看到事件的时候就是以加害者的身份认识的这个人,巴不得看到这种人渣早日了账呢。但当事人却有着很深的感情(虽说这种感情的基础便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以爱为名的伤害最是复杂难言。甚至,或许我们自己也多多少少地做过以爱为名伤害他人的事。

《情感勒索》 | ISBN: 9787220107665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心理医生,她提出了一种更加普适的利用情感控制亲近之人的行为——她将其称之为“情感勒索”。与《如何不喜欢一个人》所讲述的不同,可能会做出情感勒索的人都是没有人格障碍的普通人,每个人或许都会成为这样的情感勒索者。

情感勒索即是勒索者利用与受害者的亲密关系,以某种方式对其施压,逼迫其不得不答应其要求。由于情感勒索发生在亲密关系中间,勒索者总是能精准地抓住受害者的软肋,让受害者无法拒绝。勒索一共可分为四种形态:施暴型,既有积极的“如果你不答应我,我就要你好看”或者“我们就分手”,也有消极的用冷暴力沉默以对;自虐型,轻者以泪洗面,重者寻死觅活;悲情型,极力给自己塑造一个苦情的形象并且会把所有责任甩在受害者头上;引诱型,抛出一个极具诱惑性的诱饵驱使受害者服从,但由于勒索者并不想真正地承诺什么,所以受害者追逐的只是一场幻梦。

这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其实并不罕见,情侣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甚至要好的朋友之间,都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感勒索。反正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绝对这样勒索过别人,也绝对被这样勒索过。但这样的勒索往往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的表现形式一般不会很激进,而且彼此的关系都非常亲密。但与寻常的请求不同的是,一个正常的要求会合理提出自己的需求并给对方自由选择的空间,而情感勒索则是强迫对方必须答应自己的要求,不留任何余地,他们的目的就是想拼个输赢,并且自己必须胜利。

与上面提到的精神虐待相似,勒索者的行为会给受害者带来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勒索者亦会不假思索地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要求对方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受害者也会产生一切过错都在自己的幻觉,对勒索者一再退让。情感勒索的受害者普遍也存在缺乏自信、需要得到他人认可的性格特征。但不同的是,勒索的一方主观上并不希望伤害受害者,这与心理变态不同——心理变态非常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也非常清楚自己在虐待对方,在清楚这些的前提下依然没有一丝愧疚感地虐待他人,并以他人的痛苦和绝望为乐。勒索者的行为是因为自身格外害怕失去而自然而然产生的,其内在心理同样也是恐惧。其恐惧或许是来源于过去的某种经历,也有可能是以往的生活过于一帆风顺,以至于无法承受达不到目的的挫败感。

在这种恐惧的驱使下,勒索者会本能地不惜一切代价达到自己的目的,此时勒索者会进入一种完全的自我状态,根本不会考虑对方的心情,不会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进行情感勒索——反而会觉得自己十分地委屈,对方才是迫害他的那个人。由于受害者为了维持亲密关系总是选择忍让,又让勒索者产生一种只要这样勒索对方就能达到目的的感觉,因而对对方的控制愈发令人难以忍受。勒索者是真情实感地认为这样做可以维持住他们的关系,虽然实际上是在加速关系的破裂。

勒索者的心理显然是不正常的。寻常人都有自己的恐惧,都害怕遭受挫折,都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心理健康的人知道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惧,勒索者却控制不住地去伤害自己亲密之人。好在心理问题与人格障碍不同,只要敢于正视问题所在并寻求心理治疗,都是可以解决的,不需要与亲近的人闹到你死我活的下场。

而恐惧感、责任感、负罪感是受害者选择一再退让的根源,所以摆脱情感勒索,就是要想办法逐一消除这三种感受。由于作者本身就是一名心理医生,她所提出的做法是非常具体、可实现的,针对情感勒索的详细情况给了细致的区分和应对。这其中提到的三种方法我认为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停下来。在勒索者逼迫你短时间内做出决定的时候拖他一会儿,一直拖到想好该怎么做为止。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争取时间,但最重要的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由对方逼迫你做决定变成对方被动地等待,一旦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因此书中说,即便很快做出了决定,也要拖几个小时,这是释放给勒索者的一个信号,告诉他自己不会任其摆布。

第二,写下来。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对方的要求等等都写在纸上,而不是仅仅在脑内思考。听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有趣的是,写在纸上以后再看思路就会清晰很多,也更容易发掘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仅是面对情感勒索这件事,在很多事情上其实都可以采取这种把事情写下来的做法。

第三,大声说。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大声重复能够给予自己勇气的话,其中最简单直接的就是:“我受得了。”正巧之前上培训课的时候,培训讲师也提到过大声朗读以及每天坚持是有助于记忆的(疯狂英语也是这个原理),包括了肌肉记忆和头脑中的记忆。受害者普遍恐惧而缺乏自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声说上一段时间,勇气就会自然而然地注入到自己内心了。同样,在其他事情上如有需要,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

但我额外还要再说一点,这是我在看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尽管在别人眼中可能未必如此,但却给我带来极大的触动。

触动我的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别人说“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与“你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两者是没有逻辑关系的。听上去平淡无奇,在书中的表述也并不突出,但对我而言,毫不夸张地说,是一句足以对我的人生态度产生影响的话,让我如醍醐灌顶一般,猛然一下子意识到了:确实,这两者是完全没有逻辑关系的。既然别人评价的我不代表真正的我,那么我为什么要在意别人怎么评价我呢?难道我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吗?

这种顿悟听上去挺可笑,写出来也挺可笑的,宛如一句废话,但当时那种恍然大悟感却是非常真实的。这个道理难道我看不明白吗?其实完全可以看明白的,但是我一直以来都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如同接受一个常识一般自然而言地接受了“别人评价的我=真实的我”这个事实上并不成立的结论,没有想过可能并非如此。我与这句话之间,仿佛隔了一层窗户纸,我没有意识到这层窗户纸的存在,也没有想过伸手捅一捅——实际上如果意识到了,想捅破是非常简单的。这层窗户纸就是我的心理障碍。

在之前的很多年,经受自然科学训练的我颇为看轻心理学,因为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心理学实验实在太不严谨。人和人差别多大,仅凭几十个样本的实验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这误差不得大到离谱?即便是微生物细胞,单细胞之间的性状也有差别,何况人呢?

其实现在的我依然没有消除这些疑问,但巧的是上一个影响了我人生态度的一件小事也是跟心理学沾一点边。那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者Thomas Talhelm写的一篇在星巴克做挪椅子实验的知乎回答,他在回答的开头提到中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是否避免冲突上所表现出来的区别,其中的一个例子是有一次坐出租车不小心别到了一个老爷爷,然后老爷爷就停在那里开始骂司机。这件事情在我眼里只有一个“没素质”可以形容,但我看到Thomas的反应是:“Wow,在北京,避免冲突好像没有那么重要。”这个反应不是情绪化而是理性化的,不是停留在现象的表面,而是在思考现象背后的心理原因。这种思考方式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从来没有想过还可以这样看待人类行为。于是我也试着绕过自己的情绪去观察人类,观察了一阵后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人类确实会普遍地呈现出某些共性,于是为了明白都有哪些共性,我开始接触了第一本心理学书籍《社会心理学》。

而现在的我比起一年之前的我又有了一点进步,因为在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时候,我还没有抛弃做单细胞微生物实验的思维模式,我认为既然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细胞在达到一定实验数量后可以体现整个菌株的性征,那么描述一定社会现象中人类集合的心理学应该也是比较可靠的。而这一次我看的书中所涉及到的心理学应该属于异常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这虽然也是基于多个实验体得到的结论,但它面向的对象是每一个人类个体,只有个体才存在自己的人格,而群体则没有人格这一说。

我依然怀疑心理学实验的严谨性,但我的想法有了一些变化。虽然与自然科学比起来,心理学复杂幽微,没有那样无可争议的精确,但心理问题这个东西确实存在,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着这样就连自己也没有意识的“窗户纸”,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从内而外地束缚了自身,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而研究这层窗户纸并告诉人们如何捅破窗户纸的,大约就是心理学。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在意它推出结论的过程究竟严不严谨,只要这个结论确实地帮助自己捅破了心理上的窗户纸,那么就是好的,是一门应当了解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