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最近加入了一个读书同好会,在会上分享好书的同时,顺便整理成文字发在博客上。后面可能也会继续有这样的读书分享。


本次分享的书是《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ISBN: 9787301281482),作者是著名历史学者阎步克。阎步克是文科一级教授(因为文科目前还没有院士,一级教授就相当于是文科的院士了),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也包括魏晋南北朝史等等。《波峰与波谷》这本书讨论的是一个专业的话题,但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通俗读物,不是学历史专业的也能读懂。

这本书叙述的是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前期发展历程,朝代包括了秦、汉、三国时期(主要是成为正式政权的魏)、晋、南北朝,有治世也有乱世,是一段非常复杂的时期。

叙述的维度则是包含了政治制度、政治势力和政治文化,并且特别注重“制”与“人”的结合。政治制度主要指“政权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和法律制度”,比如说分封制和郡县制就属于政治制度。政治势力指“不同群体、集团、阶层、阶级的相互关系”,比如说外戚、士大夫等等就属于政治势力。政治文化指从事政治活动时所使用的思想和观念,比如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事实上,诸子百家都是为了辅佐君主治国而产生的,所以都属于政治思想,并非纯粹的思想哲学)。政治制度、政治势力和政治文化并不是同步变动的,比如说“东汉二百年间的政治制度相当稳定,然其初年与后期的政治势力格局却变化甚大”,历史轨迹可以像波形一样视作若干基本因素的“叠加”。这本书就是将这段时期的历史变化分解为制度、势力和文化这三种基本“波形”,考察其政治文明和变化规律。

首先我们看,从周到秦,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呢?

第一就是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改成了郡县制。分封制就是君主把国土分给宗室和功臣,被分封的人就是所在地方的诸侯,拥有这片土地的实际统治权,可以在领土内自己任命更下级的臣子,并且诸侯是可以世袭的。这种制度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王权被削弱,君主对除了中心地带之外的国土没有实际的管辖权,并且最终造成了诸侯割据,周朝解体,开启了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则是将国土分为郡、县两级,地方官员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的,并且是流官制(有一定任期,根据中央安排进行流动,不能世袭)。这就保证了国土都在中央的管辖之下,自然皇权就大大地集中了。可以说秦之前都只是“王国”,在秦之后才开始出现“帝国”。

再来就是确定了皇帝专制,以及对应地设立了官僚行政制度。皇帝专制即是说,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是国家一切政治事务的唯一最高决策者,皇帝的指令不管有没有理,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皇帝一个人不可能处理天下所有事务,王室和贵族又会分权,所以要保障皇帝专制和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建立是必须的。“就历史上大多数情况看,在存在专制、集权的地方,往往也存在着一大批官员。”不过官僚体系的创立,虽然本意上是执行皇帝的旨意,但官僚体系成熟后就形成了其内在逻辑,往往有与皇权相冲突的地方,以至于削弱帝王的控制能力,因此皇帝有时候会向官僚体系夺权。但即便皇权与官僚权力此消彼长,“皇帝—官僚”的统治体系都是不变的。

总而言之,在政治制度方面,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从秦朝开始产生了一个大的变革,又经由汉朝加以完善,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政治制度框架。一直到清末,在政治制度方面虽然也有完善和变更,比如说官僚体系从三公九卿制变成三省六部制,但都是在秦汉建立起的这个框架内进行小幅度的改动,一直到近代革命,才有又一次的大变革。即便是在魏晋南北朝这样较为动荡的时期,“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这个架构也继承了下来,并且在隋唐时代强势复活。我国历史上每一个稳定的大一统政权都会沿用“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的架构,因此理解了秦汉的政治制度,也就理解了从秦到清整个帝制时期的政治制度基本结构。

前面说到,皇帝不可能一人处理天下的所有事务,因此虽然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但还是难免要与其他政治势力分享一部分的治理权,区别在于哪些势力参与分蛋糕,分得的蛋糕有多大。这就要从政治势力的维度来看。

周朝及以前采用分封制,因此政治势力是贵族化的。秦汉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并完善了官僚体系,无论贫富贵贱,都需要进入仕途才有权势地位,即便还有封爵,也是以军功为封爵依据,因此传统的贵族就没落了。但政治制度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汉代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摆脱贵族的影响,甚至汉初还在给宗室分封土地,结果到汉景帝时就出现了“七国之乱”,差点玩脱了。到汉武帝时,总算是削弱了封国的实力,同时还削弱了相权,使得权力高度集中了,然而随之崛起的却是外戚和宦官势力,因为这些势力都是依附于皇权而存在的,皇权强,外戚与宦官就强。外戚与宦官乱政一直是两汉的突出问题,并且最终导致了东汉逐渐走向灭亡。

另一方面,官僚的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与政治文化是息息相关的。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提倡法治,在官僚的选任上,就表现为“选贤任能”,这一时期的官员组成以文吏为主,也就是掌握文书、财会和法律等专业技能的人员,文化水平倒不一定有多高。到了西汉中兴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兴办太学教授儒家学说,从此儒生逐渐变成官僚队伍的主流,由此形成了“士大夫”这个中国所独有的势力。“士大夫”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既是官员也是学者,有自己的理想和使命,这就与忠实执行统治阶级命令的文吏有很大不同。并且西汉时使用察举制度,只考察人的德行,不考察专业技能,很显然一个德行好的人与一个能干的官员之间是不存在必然联系的。这就导致士大夫不但与文吏水火不容,并且对政治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象,最终导致了王莽新政。王莽的新政因为完全建立在空想之上,所以也没存在多久,但却留下了很深刻的历史教训。因此东汉时期的察举制度加上了考试环节,逐渐演变成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士大夫与文吏也逐渐合而为一,形成了既精通儒家学说也掌握行政技能的士大夫2.0群体,并且这个势力一直作为官僚群体的主流延续了下去。

然而士大夫发展到东汉末期却又出现了问题,就是逐渐发展成为了士族门阀。也就是说,士大夫家族的子弟接连进入官场,势力越来越庞大,从而形成了贵族化的家族。很显然,士族门阀势力也是对皇权的削弱,因此魏晋直至南朝都没有出现强势的皇权政治,东晋甚至直接被称为门阀政治,皇帝基本上就是个吉祥物。直到北朝的少数民族以武力再次统一了中国,才将专制集权又收回到了皇帝手里。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便秦汉已经形成了十分稳定的政治制度,但各种政治势力与皇权间的此消彼长,也会影响到朝代的兴亡更替。当然,政治势力也不是独立变化,而是与制度和文化紧密相连的。

至于政治文化,前面已经提到过,秦朝奉行法家思想。事实上,法家的核心主张就是“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帝国的政治制度基本框架正是在法家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在西汉建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于是转而采用黄老学说“无为而治”的思想,让百姓休养生息,于是道家又有一阵子取代了代表“霸道”的法家。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学变成了正统意识形态,并且影响极为深远,几乎和政治制度一样,一直延续了整个帝制时期,即便中间出现过其他政治文化暂居主流,也没有撼动儒学的正统地位。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君主都选择了儒家思想呢?因为“儒家倡言的仁、义、忠、孝,都是那个社会基本道义观念”,是“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之中”的。无论是法家还是道家,都是针对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没有号召民众的力量,而儒学则是“一种可以号召民众、凝聚社会的意识形态”。因此君主想争取民众的话,就必然要选择儒学,归根结底是通过儒学而进一步稳固专制集权。

理解了儒学对于君主的统治意义之后,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随着士族门阀崛起、皇权被削弱,会随之出现玄学思潮。玄学源自于道学,因此也格外推崇“无为而治”,不仅自己在官位上什么都不做,更希望皇帝也什么都不做,一切顺应自然,摆脱世俗的条条框框,这样个体才能自由和独立。这种政治文化无疑是对专制集权的“软化和腐蚀”。

另一方面,在五胡十六国与北朝时期,采行军事专制的异族皇权的作风却相当务实,形成了一种以“军功吏治取向”为特征的新式政治文化,总的来说,就是“重军功、重吏治、重法治”,比起玄学显然是实用多了。并且有意思的是,异族皇权不仅实现了全面汉化,并且把秦汉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也接手了过来,甚至发展得比作为土著的南朝要更好,最终也是北朝打开了通往隋唐盛世的出口。

由于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以上介绍也只是分享了书中内容的皮毛,并且由于本人历史知识十分匮乏,难免有理解不当之处。总之,这本书是综述中国古代前期政治文化的深入浅出的作品,可以了解这段时期甚至是整个帝制时期的政治变迁的内因,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一读。

最后想聊一聊,为什么我们要看这些历史书呢?以下内容并不是书里的内容,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借用书中序言的一句话:“下游的江水都是从上游流下来的,各有其来龙去脉。”即便是在政治体制上发生了重大变革的现在,当下的政治文明也不是无根之木,也是继承了很多先代的遗产,比如说同样都是中央集权,同样都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官僚体系。由此产生的问题可能也会有相似之处,例如“内卷”问题,其实就是阶层固化的表现,如果我们不加以警惕的话,最终发展成新型的贵族势力也是不无可能的。世界上并没有一劳永逸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制度,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来思考当下的问题,为我们这个时代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