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清零与共存的路口上
新冠病毒现世三年后的今天,除中国以外的几乎所有国家(未详细考证,似乎可以说就是“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都因各种各样的缘由“躺平”,只有中国还在苦苦坚持着动态清零的方针政策。然而国内对于动态清零政策的争议声始终没停过,这几天接连曝出三岁儿童延误救治死亡事件、呼和浩特女子跳楼事件等,又使质疑声音达到了一个高峰——紧接着,卫健委就召开新闻发布会第无数次强调了坚持动态清零方针政策不动摇,使这一政策变得格外不讨喜。
这两个事件以及再之前曝出或没曝出的一系列防控相关负面新闻,都说明防疫是一个短板效应。精准防控有没有做得好的呢?有,我觉得北京就做得不错。但北京是特殊的,它是首都,是政治中心,还有天津河北两个省市随时为它保驾护航,你不可能要求其他省市都来复制北京的成功——无数事实表明地方确实学不了。地方没有资源,没有优良的人员配备,很多官员也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面对疫情,简单粗暴一封了事是最简单、最不担责任的做法。好的做法,自己未必能享受;坏的做法,任何人都有可能遭遇——特别是因不合理的防控而冤死这一点,任何人都心有戚戚。民众对动态清零的怨念由此越积越深。
遗憾的是,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根本原因如上所述,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全国范围做精准防控。并且防疫做到现在显得越来越难以为继,许多地方已经没有钱做免费核酸,不得不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使得新冠疫情渐渐露出了蔓延的苗头。之后还能撑多久,实在难说得很。
另一方面,很多人对防疫的耐心也差不多到头了。防疫的日子一眼看不到头,随时可能被封在原地,倒是因防疫而死的新闻绵延不绝。许多人的生活也因为疫情而改变——光周围的餐馆就不知道关了多少,最后只余一些家大业大的幸存。莫名其妙的歧视也多了一些,比如一些企业单位会因各种理由拒绝得过新冠的人,仿佛但凡得过一次新冠就要一辈子带毒了似的。
我认为民众有各种怨言以及因此而强烈要求共存自有其理由在,它源于老百姓一个朴素的想法——人的一生不是只有新冠这一件事,人生还要生活,在生活之下还要生存,不能把一辈子都搭在与新冠折腾上。倘若如今的新冠有非典那样的死亡率那倒也能商榷一下,但现在这个流行的变异菌株死亡率已经相当低,不得不让老百姓权衡一下利弊。老百姓经过几千年的挣扎所流传下来的智慧就是趋向更有利益(既包括有形的利益,也包括无形的利益)的一方,无视这个事实就是没有站在百姓的层面上思考问题。当然,像我这样衣食无忧还能闲着没事上上网写写博文的人就更加没有立场对不合自己心意的想法指指点点,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根据我上网冲浪的观察,很多人还真没有这个自觉)。
总之,动态清零这条路走到2022年底的今天已经是越来越难。我认为这条路总是要到头的,“封”与“控”的方针可应一时之急,但绝对不能持续,特别是在防疫动力越来越低的如今。是否要开放的问题现在不考虑,将来也总有一天要考虑。
那么开放了又会如何呢?这就必须要讨论全国14亿人口大面积感染新冠的后果如何了。
因为应对疫情的政策如今已经成为中西方互相攻讦的靶子之一,看到各种各样的说法往往也不知道是信还是不信。比如一方说现在感染新冠就像得了一场感冒一样啥事没有,另一方就说至今全世界已有几百万人死于新冠。很有可能双方说的都是事实,但只选择性宣传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那部分。我是没能耐分辨这些春秋笔法,但至少发表的期刊论文可信度应当比较高。
不久之前,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刊登了一篇名为《Outcomes among confirmed cases and a matched comparison group in the Long-COVID in Scotland study》的论文,也有很多媒体刊登了相应的新闻——有意思的是,光从介绍这篇论文的新闻题目中就能看出一些春秋笔法,有的新闻题目是近半新冠感染者有后遗症,有的新闻题目是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后遗症云云,总之怎么有利怎么说就对了。我大略看了一遍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是:(1)近50%的新冠感染者有6-18个月的“长新冠”症状(6%未康复,42%部分康复);(2)无症状感染者不会留下后遗症;(3)接种疫苗可降低获得其中7种症状的后遗症的风险。(受试者96%是白人,尚缺其他人种的实验数据。)
如此看来,新冠的后遗症确实不可小觑,毕竟这是苏格兰3.3万新冠感染者的统计数据,比任何人的体感都可靠得多。如果黄种人的数据也比较接近(按理来讲不会差太多),那么倘若全中国14亿人全感染一轮,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的人数将不可想象,况且还能被感染多次。倘若完全放开,届时定会有一大批反对清零的人开始反对共存了。
不管清零方针给人造成多少不便,一个事实就是它确实让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免受流行病之苦——不光是新冠,还包括其他各种流感。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我基本没有感冒过。当然,也因为不人性化的防疫政策延误了许多人的其他疾病。这个暂且不提,对于防流行病的成效,我还是心怀感激的,这对于得了肺癌的我妈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她脆弱的、切过一片肺叶的肺部可禁不起病毒的折腾。
在看网上的舆论时一定要注意,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抱怨的人,基本都是自己和所关心的亲朋好友都身体健康,基本不怎么担忧新冠对身体的影响的人(更不用说,其中许多都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完全意识不到身体弱或者免疫系统有缺陷的人面对病毒有多么脆弱。我的办公室就有一位免疫系统有缺陷的同事,她光是打了一针国产新冠疫苗就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期间根本无法正常生活,自然后续的疫苗也不敢打了——记得吧,国产疫苗还被很多人嘲讽效果太弱呢。现在的防疫政策只要能确实保护到这类人群,我认为就是有意义的。
当然,舆论中这些对新冠感染后果浑不在意的人里,可能也有一部分是生死观不同。这在西方国家可能多见一些,因为许多国家有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信仰,认为人死后不过是上了天堂而已,所以对死亡并不那么恐惧。而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许多宗教或民间信仰,归根到底还是个无宗教信仰的国家,普遍认为“死生亦大矣”,情感上做不到淡然地面对生死。这个只能说是个人价值观不同,求同应是求不得的。但至少,人对生的渴望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毕竟人类肯定得有求生本能才能一直生存发展到现在。
扯远了。总之,我认为清零与共存各自有其利弊,无法同时享受到两边的好处,如同站在一个交叉路口,往哪边走都十分为难。新冠疫情确实是一件影响了人类命运的大事,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
如上所述,我认为清零政策终有一天会难以为继。这一天大概也不会太远。然而放开之后也不能完全躺平,这其中的关键,我认为应当大力宣传和鼓励接种疫苗、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勤洗手多通风、回家拿酒精给自己消消毒等防疫措施,再拿数据说话宣传一下新冠后遗症等等,根本是要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而非像现在这样,口口声声说不强制接种疫苗,但就差把“强制”两个字写在脸上了。人民有了自主权,即便感染新冠的风险增加,主观感受也会好很多。这也是现在我国许多政策执行的通病——高高在上,根本不与民众沟通,也没道理可讲,非照着做不可。不知道初衷是好是坏,但实在很难让人觉得是在做好事,毕竟做好事哪能按着头让人非做不可呢?
不过嘛,想法很美好,未来国家打算怎么做谁也不知道,毕竟上头高高在上,从来没打算与老百姓沟通对话,谁知道它是怎么考虑的。但还是那句话,不管政策合不合自己心意,都应该配合,因为只有团结才能产生力量,消极抵抗试图让国家改变政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上海已经证明了),只能给同我们一样努力生活的基层工作人员增添大量的工作量。生活不易,谁也别去为难谁了。
20221111更新
写完这篇博文后又寻思了两天,突然意识到犯了个严重的错误。
那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论文进行了6-18个月的长时间随访,此外写论文还要花时间,专家评审及修改还要花时间。也就是说,这篇发表在2022年10月的论文实际上研究的是2020年的原始的新冠病毒,而不是现在的Omicron变异菌株。仔细看看论文,也确实就写了个SARS-CoV-2,没有写Omicron variant。Omicron与最初的病毒已经差之千里,用彼之结论套此之现实自然不正确了。
我猜想Omicron的数据应该乐观得多,至少死亡率是大大降低了。可能多数患者都是无症状感染者。不过仍要小心可能的后遗症,特别是把这个概率放在14亿人口大国中。可惜目前无法看到可信的数据,怎么也得是一两年后的事了。
正巧今日国家发布了最新指示《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俗称“20条”),对防疫政策罕见地松了些口。舆论对此甚是欢喜,但我新浪微博首页也有开始担心自己和家人感染新冠的人(即便被人劝说得新冠就类似于得重感冒),果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虽说喜的人看样子是多些。我还是那个看法,不能指望地方做到精准防控,因为没有资源。接下来或者继续粗暴管理,或者失控,倘若上头又不要一刀切又想要个漂亮的数字,那地方就只能瞒报。所以虽然精神很好,实行效果实在乐观不起来。
不过与此同时,也看到人类仍在奋力挣扎,不管是躺平的国家还是没躺平的国家。就在几天前,还看到新闻说服用paxlovid可降低住院或死亡的几率,以及患后遗症的风险。假以时日,或许人类最终真能战胜病毒,摆脱目前这种无论如何都要妥协的尴尬境地。
20221117更新
这两天搜索到了香港卫生署统计的2019冠狀病毒病第5波數據資料庫,深深佩服人家数据做得清晰。而且香港不实行大陆这样的硬控制,没有指标要完成,人种也非常一致,数据可信度颇高,实可作为我们疫情防控的数据参考。
说到香港的数据,主要是其中一张统计图特别引起我的兴趣,就是下面这张从2021年12月31日起统计的全港新冠病毒阳性的曲线图。数据截止至当前最新日期2022年11月16日,从时间范围来看,这段时间内流行的菌株应是以Omicron为主。
可以看到,香港今年2-3月那波疫情冲击力还是很大的,以快速抗原测试结果来看,最高日增可达到6万;而8月至今的疫情情况,还是同一种菌株、同样的防控策略,日增人数却较为平缓。虽说香港核酸检测的政策从8月起有变化,但快速抗原测试结果并不受其影响;且核酸检测结果与快速抗原测试结果从图上看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不致颠覆整体结论。由此可顺势得出一个推论,在经历2-3月的疫情爆发后,香港已经形成了群体免疫,使得其后的疫情没有再形成大规模爆发。群体免疫有的来自于疫苗,有的来自于感染后体内形成的抗性,其中大部分人群可能兼而有之。“群体免疫”在2020年新冠爆发时说出来可笑至极,但在Omicron大行其道的如今,似乎是一个颇具可行性的选择了。
由此想到11月11日发布的“20条”,我似乎有些明白国家现在在想什么了。
国家很多政策确实有些冥顽不化(在本游戏肥宅看来,最冥顽不化的莫过于对电子游戏的态度),但很多时候也不像民众想象的那么冥顽不化。老百姓关于疫情的这些想法,上头肯定在我们之前就在想了。只不过要出一个全国性质的政策非常不容易,特别还是中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所以国家发任何一个文件都非常慎重,要经过繁琐的逐级审核过程,这就是国家的反应往往非常慢的主要原因。像“20条”这样大的疫情政策变化,即便国家将疫情防控视为当前最重要的事项,用无与伦比的效率飞速通过逐级审核,我估计至少在两个月前就得确定大体的基调了。
我猜想,国家应该早就预计到目前的动态清零方针撑不过这个冬天,放开是大势所趋;况且再不放开经济也不行了。但是一下子放开,暴涨的感染人数会使医疗体系遭遇极大的冲击,甚至有可能直接瘫痪。基础民生设施瘫痪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合理的做法就是分几个阶段慢慢放开,“20条”就是第一个阶段。我估计国家也预计到接下来大概是控制不住的,但人为干预可以极大放缓病毒的传播速度,不致出现指数增长。以北京5月份那波疫情爆发为例,多日的日增都在50左右,很多人嘲讽这病毒怎么也有党性云云,其实不是的,这就是人力与自然拉锯的结果,不是像一些人臆想的那样在瞒报数据(谁要是敢在北京瞒报数据,那我发自心底地佩服)。所以这一阶段的目标,应当就是尽量减缓病毒传播,使医疗系统不致遭受太大压力。疫情感染人数到某个量级,目前这种防控方法也行不通了,应当就会进一步宽松一些,同时做些宣传,破除民众对新冠的恐惧(虽说这种恐惧主要是由目前的清零政策间接造成的)。最终慢慢过渡到全面放开。
我个人认为这种逐级放开的考虑是合理的,三甲医院本就常年不堪重负,当真经受不起疫情爆发的冲击,一切都得慢慢来。而且逐级放开或许也可为药物的研发再争取一些时间。
希望国家政策确实如我所想,可别哪天看形势不对,又想重新收紧,那我可真是要无话可说了。
说起来,我理中客地前后说了这么一大堆,还没有说过我自己的想法。要我说的话,人力终究不能逆天,坚持3年,相当可以了。人需要生命也需要自由,这两者的权衡随形势而变化。2020年初的时候,生命自然是更为重要的,大家也都愿意让渡自己的部分自由来保证群体的生命健康;但现在,则无疑是自由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