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汉服逛公园

北京的秋天真不愧为“金秋”二字,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好到甚至忘记了北京人这一整个夏天过的究竟是什么苦日子。即便今年由于气候原因叶子变色得晚(直到我写这篇博文的时候,银杏叶还没有大面积变黄),身处在高远的蓝天、舒适的温度、清澈的空气之中,也很难不想出去走走。

在这样美好的秋天里,我也总算是第一次穿上了汉服。

我对汉服的关注说来已久。早在十几年前,重回汉唐开店不久,不大点的汉服圈还以曲裾深衣为时尚的时候,我就很想买件汉服穿一穿。但最终这样的念头总是被强烈的实用主义压了下去——一方面,当时的汉服根本没法日常穿;另一方面,当时的民众对汉服也基本没有什么认识,穿个襦裙出去都有可能被当成穿和服,甚至有被当街揍一顿的风险。

虽说没有下手去买,但我对汉服的关注却一直不减。于是这么多年来冷眼旁观了汉服圈的许多奇怪的现象:曲裾深衣被说成是臆造的形制,齐胸襦裙开始崛起;火了一段时间后,如日中天的齐胸襦裙又被认为是臆造的形制,又崛起了魏晋风;随后魏晋风也被开除了汉服籍;汉服圈的考据越来越严谨,最终发展成了魔怔,只有有出土实物的衣服才是正确的形制,其余的一律存疑,就算有画、有俑也不能作为佐证;然而最近又有人开始为曲裾深衣平反……其中有些在我看来实在是怪得很,再一次验证了圈子越小是非越多这个道理。要知道,就连朱熹这种大儒都根据《礼记》的记载自己琢磨出了个朱子深衣,若以汉服圈的标准来看,他大概就是臆造形制的鼻祖了。

当然,也有好的一面。经过汉服圈曲曲折折十几年的发展,穿汉服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汉服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许多汉服爱好者穿汉服的目的已经不是扮做古人去拍照,而是致力于将汉服融入到日常的穿衣打扮中。这两年,我时不时就能看到有人穿着某个部件的汉服旁若无人地走在大街上,这才惊觉汉服爱好者已经散布得如此之广了。

我买汉服的契机也终于到来了。

拜汉服的扩大化、日常化所赐,线上汉服店比起零几年我初关注汉服之时多了不知多少倍,并且风格也不再是一水的印花和刺绣,也有不少素色、日常的部件了。而我一直追求的,正是这种低调的、日常出门也不会很突兀的感觉。于是从冬到春的这段时间里,我陆续买了纯色的马面裙一件、方领半袖短衫一件、立领对襟弓袋袖短衫一件。可惜汉服圈的商业化毕竟还在起步阶段,商家都是小作坊,等做完拿到手里都是夏天了,没有穿成。

(顺便一提,如果追求形制的话,买明制是最放心的,因为有出土实物,商家普遍也都掌握明制的正确形制,只要不是立领对襟,翻车率都比较低。其实我本人最喜欢的是宋制,可惜胸大了点,实在穿不了宋抹。)

直到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夏天,来到了微凉的秋天,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薄外套,看来看去,突然发现之前买的立领对襟弓袋袖短衫不错,它甚至还是纯棉的。不过我向来认为,汉服拿到手里,怎么穿就是自己的事,于是我一个扣子都不扣,直接当成外搭上了两周班。结果两周穿下来,没有任何人觉得我穿的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纯色汉服,太棒了。

于是等到这个金秋时节,我总算是正经穿上一身汉服出门了。不过虽说上衣下裳穿得很正经,我的目的并不是扮做古人,运动鞋该穿就穿,眼镜口罩该戴就带,背包该背就背。出门之前,我还想用簪子盘一下头发,然而头发太滑,盘完的头发晃一晃就松,于是最后也放弃跟头发搏斗,用鲨鱼夹夹一下了事。

走进公园的一开始还有些拘谨,然而很快发现公园里来来往往走过了很多汉服同袍,并且我们谁都懒得多看谁一眼——不止我们,一般游客也懒得多看我们一眼。我可太喜欢这种氛围了。于是我和我妈自由自在地在公园里逛了一圈,唯一不爽的是要被迫营业,拍几张照片。

但在实际穿了一次以后,我对汉服——形制正确的汉服——反而没有那么感兴趣了。古时候的穿衣风格确实已经不太适合当前社会了。比如两片式的马面裙,前后裙门都是不闭合的,里面必须要穿衬裙或衬裤才行,你想自己缝起来吧,那就是改变形制了。即便不说形制的问题,汉服裙子也太长了,上个台阶都会踩到。而衣服的放量都很大,穿上不限身材反而显胖,所以常见的日常穿搭都是马面裙配一件合体的衬衫,只有宋制是纤长的风格(但我还穿不了)。

其实我认为,如果历朝历代的传统服装正常发展到现在,一定会根据当前的生活习惯做出一些变化,绝对不会是死守老祖宗的形制不肯改变。所以我对于形制并不那么看重,不那么在乎它究竟是正宗的汉服还是汉服改良,或者说汉元素。所以后面我大概会转而去买一些改良汉服。马面裙的设计还是非常不错的(甚至还被迪奥抄袭了),如果能把前后裙门闭合一部分,再裁短一些,变成日常的长裙,我个人还是非常欢迎的。在我看来这就是马面裙发展到现在应该具有的样子。

但不管怎样,我多年来穿汉服的愿望总算是实现了。而我这愿望的实现,也是和汉服日常化密不可分的。传统服饰能够在当代复活实在让人开心,希望未来汉服能够真正与我们的日常服饰融为一体,成为我们国家服饰的特色元素,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