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与“总结”——写在元旦的一点迷思

在2018年的最后几天,看到很多人都po出了自己一年以来的总结,工作上也开始纷纷要求大家提交自己的年终总结了。但我自己却不喜欢在一年的最后去做一个总结。

我并非不爱做总结,但我不喜欢在每一年的年底总结自己的过去一年。原因是我对“元旦”这个日子并没有什么新年的实感——理智上我明白这是上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都是在农历除夕那一天才正正经经地辞旧迎新,元旦这三天假放完以后,大家还得灰溜溜地继续回去做上一年没做完的工作或者去完成期末考试,尴尬得很,完全没有“一个阶段的结束”这种感觉。看到一些人确实是在发自真心地把这一天当做“新年”来庆祝,我其实是感觉到有些惊异的。

元旦这一天在西方国家确实是一个隆重的节日,追本溯源,这是非常好理解的事情。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阳历,最初是由罗马天主教廷于16世纪推行的,它的“元年”即是耶稣诞生的年份。格里历最初只是在天主教国家推行,进而到了19世纪,也开始在大英帝国、美国等新教国家推行(因为天主教和新教关系微妙,新教早期是抵制格里历的)。在亚洲国家的推行则大致是1900年前后的事。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格里历的制定虽然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计算得来,但也有着基督教的宗教基础,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流传更久远,也更被那里的人们所接受。再加上耶稣诞生的日子,也就是圣诞节在12月25日,离新年很近,这两个在基督教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通常是在一起过的,“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根据我在英国留学的印象,政府通常是在圣诞节前两天开始连续放假十天左右,家人们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共同庆祝圣诞节和新的一年的到来,甚至在12月25日和1月1日这两天,几乎所有的超市、饭店、宾馆等都会关门。

在遥远东方的亚洲国家,大多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文化,与西方的宗教文化大相径庭,格里历在东方的推广可能主要归功于国际间日益加深的交流来往(当然八国联军什么的emmmmm……)。时至今日,很多东方国家也放弃了自己传统的历法,改为庆祝格里历的新年。例如日本,众所周知早期受我国唐朝文化的影响很深,长期以来在过年这件事情上也是效仿我们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新年,从明治维新开始则正式以格里历的1月1日为新年,只有琉球等少数地区还在庆祝农历新年。

而我国人民则是一刚到底,虽说元旦也是法定节假日,但无论是从传统上还是情感上,大家普遍都比较认同春节才是真正的“新年”。工作和学习的安排也是以春节为一个节点,到了新的一年也不要紧,放假前在干什么放假以后继续干,只有在春节前才是彻底划上了个阶段性句号,安安心心回家过年。古代的一些过年习俗我们现在也丢了不少,但不管怎样,大家总是要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包一顿饺子,看春晚,明目张胆违反当地政法限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放鞭炮。

因此上,说回开头的话题,受到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我更喜欢在农历的一年即将过完的时候做一下总结,那个时候在我的意识中才是真正“一年的结束”,可以向过去一年说再见了。

进而延伸一下,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在年末为自己做一个总结?在2018年的最后几天,我在扫新浪微博时,也看到过首页上有一个人做出了如下有趣的发言:我要做阶段总结的话一个星期一个月都行,为什么非要一年总结一下?但就事论事,我觉得这么想就有点钻牛角尖了。同样的逻辑,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又是凭借着什么依据定下来的?我roll个随机数,规定固定多少天以后就做一个阶段性总结,这样可不可以?可是又为什么以天做一个单位,而不以分,不以秒,不以什么弹指一挥间为单位呢?

说到底,这其中的逻辑在于人们需要一个定期自我回顾的契机,而现在的历法把时间分割成了一个一个的单位,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无非是选择一个明确好记又间隔了一定时间的日子做一下回顾与展望罢了。

至于人们做总结的目的倒也不是真的希望来年就能做出什么重大改变了,绝大多数人心里也明白,12月31日的时候自己是个肥宅,那么1月1日的自己也只能是一个一模一样的肥宅。只是借着这个机会静下心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这段时光究竟是劳有所得还是碌碌无为,是变成了自己更喜欢的人还是更讨厌的人,然后给自己暗暗下一个决心。在今后无数个与今天没有什么不同的日子里,可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也可能什么都没有发生。

说到最后,想起先前与某位胡姓领导一起坐车去开会,车上闲聊时,他说到自己过几年也要退休了,然后回想了一下这些年做出的贡献,最后感叹了一声,这么多年也确实做了不少事情出来。

这可以说是我听过最完美的个人总结了。